2021年11月1日,“教育科技与课程教学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系主任周文叶,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杨晓哲、副主任石雨晨,北京翼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宋军波、COO谷岩、CTO贺骞等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开始,宋军波以《ClassIn的基础架构与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他表示:“ClassIn是一款基于专业教学理论开发的软件,ClassIn可以实现赋教师以专业、赋学生以能力、赋知识以联通。但ClassIn不以简化老师工作为设计目标,过度简化老师工作的产品往往是错误的。”

“我们应该用全球视野看中国教育科技的发展水平。”宋军波将“互联网+教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现内容的数字化。包括课本、课件、题库、试卷等。建立可跨校的资源分发平台。第二个阶段是实现教与学过程的数字化。互联化与智慧化教学,可以打破学校围墙,打通课上课下,实现跨区域的新型教学组织。第三个阶段是实现人的“数字化”存在。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社区,实现项目共建式学习,帮助学习者建立个人成长、沟通、展示自己的联通网络,成就自我,实现自我。中国教育科技,任重而道远。

教案不新,课堂不变;课堂未变,课程难新。崔允漷教授以《新课程需要怎样的“新教案”》进行了分享。他在分享中指出,新课标“新”在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新教学“新”在大单元设计和学历案。

崔允漷教授用“如何学习一只狗”举例。学科逻辑是把一只狗分解,先学狗头再学狗身、狗腿,最后学狗尾巴。狗头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简单应用。学完了、考完了,但考100分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生活逻辑则是先认识狗、看狗是狗,学科逻辑是看狗不是狗,学习逻辑是看狗还是狗。教会学生狗头、狗身、狗尾巴还不够,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学习逻辑是进阶取向,依靠整合论,期待通过习得的过程,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

他进一步提到,新课标和新教学之下,老师要学会“大单元教学”,学会编制“学历案”。素养导向下,必然将开展大单元教学,通过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大任务来组织一个单元,把单元结构化。以前,老师多是做教案,教案的单位是课时,教案中的活动主语是老师,核心关注点是按照学科逻辑老师怎么教,而不是学生怎么学。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学会了。未来要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重点不是老师怎么教,而是学生经历怎样的学习才能学会。老师要把学生从不知到知、从少知到多知的进阶过程设计出来,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学习过程设计出来,这是大单元教学下编制学历案的核心。

此外,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国际课堂分析实验室主任杨晓哲就ClassIn、Classroom、Teams三款产品进行了拆解分析,翼鸥教育产品总监陈光对ClassIn的LMS产品进行了详细介绍。与会嘉宾也就众多专业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研讨会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与北京翼鸥教育科技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课标、新教学、新技术”的方向深度合作探索,双方也将长期致力于推动更高质量更公平的教育,以及更科学更高效更有意义的教与学。